中國海水養殖產業的六次“潮起”,為啥每次都被山東青島引領?
發布日期:2024-11-12
國人自古就知道“漁鹽之利、舟楫之便”,但“耕海種湖”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的革命性變化。伴隨著共和國年輕的腳步,中國的
海水養殖產業從零開始,一躍成為世界第一。目前,我國每年水產品總量超過5000萬噸,人均占有40多公斤,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,對改善13億人口的食品結構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其中,最核心、最關鍵的是中國
海水養殖的“魚、蝦、貝、藻、參”5次產業浪潮。這5次浪潮發源于山東,成形于山東,迅速從山東沿海推向全國1.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,堪稱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的豐碩成果,又是科學技術惠及人民群眾的光輝典范。正因為有了海水養殖的5次浪潮,我國水產業才實現了“養殖高于捕撈”、“海水超過淡水”的兩大歷史性突破。
第一次海水養殖浪潮:海帶養殖在60年代興起以海帶養殖為代表的第一次海水養殖浪潮,使我國海帶的養殖面積和總產量大幅提升,迅速成為世界第一。中國以海帶養殖為代表的第一次海水養殖浪潮的興起,很大程度上源于建國初期國家對于碘的需求。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,國外排華勢力對中國全面封鎖,碘作為禁運品即在其中。為了解決碘的問題,尋找碘礦曾是一個解決思路,而海洋科學家則將目光投向含碘量高的海帶。不過,海帶是喜冷水的大型海藻,我國海域溫度較高,不適宜海帶生長,海帶在我國并沒有天然分布。為了實現海帶在國內規模養殖,我國組織一批科研單位攻關,最終由青島科學家牽頭突破。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海洋所”)曾呈奎院士等為代表的青島海洋科學家,首先創造了海帶夏苗培育法,相較傳統的秋苗培育法,大幅度延長了海帶生長時間,提高了產量。隨后,發明了
筏式養殖等技術,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后期發明了海帶南移栽培技術,將海帶栽培區從寒溫帶的遼寧一路拓展到亞熱帶的廣東。
第二次海水養殖浪潮:對蝦養殖
在80年代掀起我國以對蝦養殖為代表的第二次海水養殖浪潮。新中國成立后,沿海各地和各科研機構一直在探索和試驗對蝦養殖技術。
1958年,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、青島市水產局、水產部黃海水產研究所、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聯合在膠南竹岔島進行中國對蝦人工孵化試驗,在青島水族館內進行親蝦越冬試驗,初步摸索出對蝦育苗的規律。1960年5月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內人工條件下,培育出第一批蝦仔,并總結出一套對蝦人工育苗方法。1979年,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獲得成功,并突破了工廠化育苗與養成關鍵性技術。1983年,在駐青海洋科研機構指導下,青島市對蝦放流增殖試驗獲得成功。1984年起,青島開始實行對蝦放流增殖,沿海出現“養蝦熱”,一個冬春新建養蝦池4.2萬畝,超過前幾年的總和。至1987年,青島郊區42處對蝦養殖池面積達10.74萬畝,掀起了我國第二次海水養殖浪潮。90年代初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經過數年研究試驗,一舉攻破美國凡納濱對蝦人工授精及育苗工藝研究重大難題。凡納濱對蝦工廠化生產,使我國對蝦養殖產量迅速成為世界第一,年產量約占全球養殖量的30%。第三次海水養殖浪潮:扇貝養殖在90年代掀起以扇貝養殖為代表的第三次海水養殖浪潮。1982年到1983年,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后3次引進美國海灣扇貝,科研人員突破了苗種培育、養成等關鍵技術,建立了一套工廠化育苗及全人工養成技術。1985年,山東省海灣扇貝養殖面積400畝,平均畝產2噸。此后,大連、舟山、連云港、秦皇島、廈門等地也進行生產性試驗,取得良好效果。1995年,全國扇貝養殖產量達91.6萬噸,其中山東74.3萬噸,海灣扇貝占1/3,以海灣扇貝為代表的我國第三次海水養殖浪潮由此產生。青島海水養殖業由以海帶為主漸次轉向以對蝦、扇貝為主,海水養殖產業多樣化發展,產量占水產品總量比率快速增加。至1992年,青島海產品養殖捕撈產量比例變為53:47,實現了養大于捕的歷史性轉變。第四次海水養殖浪潮:名貴魚類養殖新中國成立初期,我國海水魚類養殖僅有粗放的鯔魚和梭魚,產量低,規模小。1992年,黃海水產研究所從英國引進冷溫性魚類良種大菱鲆。其育苗技術難度大,專利技術十分昂貴。國家科委、農業部和山東省科委十分重視這一引進項目,連續多年資助該項研究。經過8年的艱苦探索,1999年,黃海水產研究所終于突破大菱鲆育苗技術,成功培育了100萬尾育苗,開創了大菱鲆
工廠化養殖產業,年產量達5萬多噸,年總產值逾40億元,海水養殖第四次產業浪潮洶涌而至。
1996年,青島市下達引進水產養殖新品種計劃,從外地、國外引進推廣了半滑舌鰨、條斑星碟、美國黑石斑等名優新品種,使昔日 “貴族”魚類變成百姓餐桌的普通菜肴。
第五次海水養殖浪潮:海參、鮑魚養殖繼藻、蝦、貝、魚之后,我國于21世紀初又掀起以海參、鮑魚養殖為代表的第五次海水養殖浪潮。上世紀70年代,由于對海參、鮑魚等海珍品捕撈強度過大,致使資源趨于枯竭。為此,駐青海洋科研單位對海參、鮑魚養殖技術進行了多次試驗和研究,在刺參、鮑魚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,推動了海珍品養殖產業發展。90年代以來,青島提出“以養興漁”、“科教興漁”,突出發展高科技、高效益和優質品種的海水養殖產業,由此掀起了海珍品養殖的第五次產業浪潮。2008年,我國海參養殖總產量達到9萬噸,總產值超過200億元。其中,主產區山東產量達6萬噸。由于鮑魚養殖技術的全面突破,中國人工養殖鮑魚年產量保持在數千噸,產值過30億元,占世界領域半壁江山。
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:深遠海養殖●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以養殖空間的變化、養殖模式的變革為主要特征。近年來,青島牢牢把握我國海水養殖從近海走向深遠海的發展趨勢,牽頭研發出“深藍1號”、“國信1號”等系列深遠海養殖“大國重器”●2018年,“深藍1號”網箱在青島建成交付,這是我國首個深遠海大型漁業養殖裝備,也是全球最大的全潛式深遠海養殖裝備。眼下,養殖水體達9萬立方米、養殖容積是“深藍1號”近兩倍的“深藍2號”已在青島出塢,投入使用后,將成為國內應用海域最遠、適用水深最深、養殖水體最大、功能性能最先進的深遠海養殖網箱裝備●2022年,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“國信1號”交付運營,實現了我國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產業“由0到1”的進階發展。當前,兩艘15萬噸級養殖工船“國信2-1號”“國信2-2號”正加快建造,均設置21個養殖艙,養殖水體9.6萬立方米,年產高品質魚類4000噸,計劃2025年交付運營。屆時,三艘養殖工船總年產量將近1萬噸
海水養殖“潮起”,何以六次均在青島?眼下,北起遼寧,南至廣東,固著在養殖筏架上、于海水中倒著生長的海帶正處于收獲季。從海岸望去,這些墨色的“海帶田”從近海一直向數公里外海延綿,鱗次櫛比,構成了一幅幅“海上豐收圖”。可以看出,前五次海水養殖浪潮之所以興起,主要是解決了藻、蝦、貝、魚、參“能不能養”的問題。而新中國成立以來,國家在青島布局了諸多涉海大院大所,例如,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:中科院海洋研究所,第一個綜合性海洋漁業研究機構: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,同時,青島還擁有我國最強的綜合性海洋大學:中國海洋大學。依托實力雄厚的技術平臺,青島率先實現了相關養殖品種的育苗突破、繁養殖突破,也逐步開始了水產新品種的培育和推廣工作。由此,前五次海水養殖浪潮均從青島發端,進而推廣至全國。業界把藻、蝦、貝、魚、參的養殖突破和規模推廣稱之為我國五次海水養殖浪潮。而青島依托雄厚的海洋科創能力,成為我國五次海水養殖浪潮的發源地。近年來,青島繼往開來,以“深藍1號”網箱、“國信1號”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裝備為支撐,加快引領我國以深遠海養殖為代表的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興起。我國海水養殖浪潮的不斷興起、發展,得益于養殖技術突破、養殖品種開拓以及養殖模式變革。在這個過程中,科研人員和企業也在不斷探索與思考,如何解決深遠海養殖成本高、海水養殖品種較少等問題,如何進一步對裝備、育種提質增效。“不過,適合海水養殖的水產新品種相對還是較少。例如,我國人工養殖的海水魚類有60多種,僅有9種有新品種,其余絕大多數還沒有新品種,海水魚良種創制難以滿足我國海水魚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、黃海所研究員陳松林介紹。同時,由于過去多是采用傳統的育種技術,比如雜交、群體選育、家系選育,主要是針對生長性狀培育水產新品種,卻忽視了其抗病性能,難以解決我國海水養殖業中存在的種質退化、病害頻發的問題。所以,利用基因組選擇技術、基因組編輯技術等現代分子生物技術,加強抗病、高產、優質突破性水產新品種的培育,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。值得提及的是,青島海水育種能力全國最強,多年來培育的水產新品種占全國四分之一以上,正持續圍繞水產良種培育聚力攻關。比如,針對國內養殖的三文魚魚苗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現象,前不久中國海洋大學包振民院士團隊攻破系列技術難題,成功誘導10000余尾大西洋鮭偽雄魚,實驗檢測誘導率達到了100%,為自主繁育大西洋鮭魚走出了關鍵一步,未來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大西洋鮭種業關鍵難題。
相關標簽: